通过对于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回顾,清楚地看到过去250年间制造业中的设计可以概括为整体-分化-再整体的过程,这就是从手工艺设计到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特点。手工艺时代的设计者与生产者是一体的,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两者分了家,而到了当代技术飞速变化的时代,迫使所有与产品创造有关的人员(包括工业设计师)紧密地协作。因此,“设计师”这一概念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设计队伍。工业设计应以一种更大众化和更少个人意志的尺度来衡量,个人风格影响一代设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代之以控制设计主流的是大设计集团。在这些大设计集团中,任何产品都不是由一个设计师单独完成的,而是设计机构完成的。
工业设计的演变反映了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工业设计”的概念开始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当代工业设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环境及社会效益。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人类物质环境的生活质量规划者的工业设计师,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负有重要责任。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我们的视觉环境是由工业化的产品所支配的,它们构成了人类日常生活的视觉文化景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设计已由产品设计发展成为现代生活环境设计。这就要求工业设计更加注重环境因素,树立设计中的环境意识,包括在设计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努力使人造环境更好地与自然环境协调起来,以及使产品与产品之间在功能和形式上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人造环境。环境效益也已成为评价设计的一项重要标尺。
工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商业竞争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有时设计的商业化走向了极端,成了驱使人们大量挥霍、超前消费的介质,从而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对设计中的过度商业化提出了批评,注重设计的社会效益的呼声日高。工业设计既要为企业增加利润,使产品便于销售,又要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而不只是片面地推销产品,这就给工业设计重新注入了伦理道德的观念。
当代设计发展的另一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产品个性的渴望也更加强烈。同时,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产品内部功能、结构更加小型化,为产品外部造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设计向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系列化是以标准元件为基础灵活组合的体系,使得经济的批量生产与一定程度的个人选择相结合。这样便把标准化与人类对于变化、选择和多样化的需求统一起来。在这一进程中,设计将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设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设计日益进入企业的决策中心,许多大公司正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来使用设计师。设计师不只设计产品本身,也对生产这些产品的组织进行设计因此,设计实际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同时,由于设计过程已成了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本身也需要管理,以保证设计机制的正常运转,协调一致。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这些都是工业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2005年,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出版了引起全球轰动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尽管该书主要研究的仅仅是2000—2004年世界格局的变化,但该书的副标题却是“21世纪简史”,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之小、变化如此之快,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论是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变革,还是技术的发展都是如此。人类社会也由此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该书从21世纪初的5年的发展中洞察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在本世纪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特点。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和标志的设计,也在21世纪的?0年展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发展与变化,预示着设计在本世纪的未来前景和希望。21世纪的前10年经历了众多历史上空前的事件,对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无论是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四川和海地大地震、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金融危机、H1N1流感、全球变暖等天灾人祸,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还是3G无线宽带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都是这样。人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和期望同样在这10年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理解和总结21世纪前10年的变化和特点,是许多学者讨论的焦点。2009年12月31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署名为埃里克·赫塞尔达赫尔(Arik Hesseldahl)的文章称, 21世纪第一个10年应当被称作“iDecade”,而且这种趋势远没有结束。这里的i是指苹果公司设计的iPod音乐播放器、iPhone手机和iTunes网上影音商店。以iPod改变音乐产业五年后,苹果又以iPhone产品引发设计行业的地震。苹果改变世界,是21世纪设计发展的重要标志。苹果公司证明了一件产品的成功有赖于技术、商业模式和设计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技术决定了产品的功能或服务;商业模式决定了产品的营销策略或者盈利的方法;设计决定了如何把产品的功能或服务提供给顾客,它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外形、产品与顾客的交互界面,产品所体现的社会符号或象征,产品的情感吸引力,以及顾客在与产品和服务交互时的所有体验。
如果说上世纪初设计师们所追求和创造的是新的艺术与新的风格,那么21世纪初设计师们的追求则更多地在于设计观念上的变革和创新,而不局限于形态与时尚。21世纪头10年中,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不断涌现或走向成熟。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关于设计的新定义和2008年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京都设计宣言》为我们勾画出了新世纪设计的新目标和新追求。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关于设计的新定义如下:
目的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
设计致力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
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
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而不只是由生产时用的几种工艺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限定设计的形容词“工业的(industrial)”必然与工业(industry)一词有关,也与它在生产部门所具有的含义,或者其古老的含义“勤奋工作(industrious activity)”相关。 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他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价值。
综上所述,设计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或为企业提供的服务。
与ICSID先前两个关于设计的定义相比,新定义体现了设计所具有的新内涵和新的发展方向。首先,设计的重点由物,也就是产品转变到了过程,将服务作为设计的重要内容;第二,强调了设计师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社会道德、多元文化等方面所负有的责任;第三,强调了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生命的价值。这与20世纪设计所最求的时尚和商业价值相比,有了极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京都设计宣言》表达了设计教育对于创建一个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创新型社会所应承担的全球性义务与责任。强调设计教育应充分认识到设计所具有的新价值以及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实现由关注物质和外观到关注文化、思想内涵和非物质的转变,加强设计师在解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的合作,从而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做出贡献。
与此相呼应,可持续发展在近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使得设计师们积极努力去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及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为前提,设计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需要的产品、服务或系统。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大会,必将进一步推动低碳设计的发展。
宽带互联网和3G无线网络的应用与普及,在对21世纪头10年的社会与文化产生重大冲击的同时,也使设计的对象、内涵和方法论产生了重大变化。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出现和普及,颠覆了人们了解外部信息的方式;Twitter、Facebook、维基百科、YouTube等Web2.0时代的产物,构成了全新的网络社区;淘宝网和支付宝不仅创造了全新的网上购物体验,也重构了人们的信用体系。由于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依赖于互联网,设计开始由专注与硬件产品的开发转向服务设计,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日益丰富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交互界面成为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交互界面设计中,传统的平面设计要素依然存在,但设计的目标和重点已经完全转变到了人与产品或服务之间的互动。另外,由于Google Doc 等协同工具的应用,也使得全球性的同步设计工作得以实现,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
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的物质存在变得越来越小,这种趋势进一步推动了设计的非物质化趋势,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取向,以简为美、以薄为美在21世纪初的设计中走向极致。形成了21世纪初年IT产品的共同特色。从摩托罗拉V3手机、诺基亚8800手机、索尼T7、T9卡片式数码相机,到2008年苹果Mac book Air超薄笔记本,这些当年风头正劲的产品都是如此。摩托罗拉V3手机以刀锋般的锐薄(厚度不足14毫米)、简练的外观设计和精湛的材料与工艺处理,造就了手机销售的奇迹。“成也V3,败也V3”,由于V3的太过成功,让摩托罗拉忽略了后续新产品的开发,从而在V3之后一蹶不振。
在电视机设计领域,随着LED背光技术的发展,其厚度已减少到了10毫米以内,索尼公司的OLCD电视机甚至可做到薄如蝉翼(见下图)。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决定设计成败的要素就只剩下交互界面和服务内容了。
图12-25 索尼公司于2009年设计的XEL-1 OLED电视机,厚度3mm
21世纪的设计教育也在发生着极大的改变。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正成为一种潮流。设计学院、商学院和工学院的界限变得模糊了。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学院、赫尔辛基商学院和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在2009年正式合并,成立了以芬兰著名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命名的阿尔托大学,以实现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创新教育。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CA)与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商学院联合成立了创新设计课程。在MIT、卡内基梅隆、代尔福特理工、辛辛那提、米兰理工和斯坦福等大学也成立了类似的学科交叉机构,综合性设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地球将为设计的发展提供无限的空间,让我们充满激情地期待设计的未来吧。
< 上页 | 下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