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四篇 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 > 第十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 第六节 日本的传统文化与高技术

“日本设计”一词常会使人联想到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制家具、漆器及瓷器等,这类手工艺品朴素、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类则是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如高保真音响、照相机、摩托车、汽车及计算机等。这种高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平衡正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特色。近代西方设计概念是19世纪末开始传入日本的,当时西方设计界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英国的德莱赛和奥地利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瓦格纳等都先后到了日本,从而开创了持续的东西方设计思想的交流。

日产公司于1932年生产的“达特桑”小汽车

图10-62 日产公司于1932年生产的“达特桑”小汽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即这时日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特色。日产公司于1932年生产的“达特桑”牌小汽车(图10-62)显然是刻意模仿当时欧美流行的车型,特别是福特T型车。20世纪20年代由夏普公司的前身生产的收音机,也是欧美产品的复制品。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战前日本与德国关系密切,有些日本人曾去德国学习设计,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带回日本。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切工作都陷于停顿。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今天,日本工业设计已得到国际设计界的高度重视,有较高的地位。

1.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索尼公司的“G”型录音机

图10-63 索尼公司的“G”型录音机

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阶段,由于曾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这时工业中一半设备已不能使用,另一半设备也陈旧不堪,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30%。日本正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开始恢复工业的。在美国的扶植下,经过7年时间,经济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随着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工业设计的问题就成了一件十分紧迫的工作。工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日本《工艺新闻》1948年号上集中介绍了英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情况以及它的活动与成绩。1947年,日本举办了“美国生活文化展览”。通过展览,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以实物和照片形式介绍了美国工业产品设计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以后几年中,各种展览不断地举办,如1948年的“美国设计大展”、1949年的“产业意匠展览”和1951年的“设计与技术展览”等,这些展览给日本设计人员许多有益的启发。与此同时,一些设计院校也相继成立,为设计发展培养了人才。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政府派遣著名设计师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并且为日本设计师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罗维的讲学,对日本工业设计是一次重大的促进。1952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并举行了战后日本第一次工业设计展览——新日本工业设计展。这两件事是日本工业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1953年的米兰三年一度国际工业设计展览曾邀请日本参展,但日本以不具备参加国际性展览的条件谢绝。当时日本的许多产品仍是工程师设计的,比较粗糙,如索尼公司生产的“G”型磁带录音机(图10-63)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但其外观看上去像台原型机。

2. 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这是指1953—1960年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不少新的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要求。1953年,日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使电视机需要量大增;日本的汽车工业也在同期发展起来,摩托车从1958年开始流行;随着家庭电气化的到来,各种家用电器也迅速普及。到1960年,日本电视机产量为357万台,占世界第二位;摩托车149万台,占世界第一位。所有这一切,对日本的工业设计都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力量。从1957年起,日本各大百货公司接受日本工业设计协会的建议,纷纷设立优秀设计之角,向市民普及工业设计知识。同年,日本设立了“G”标志奖,以奖励优秀的设计作品。日本政府于1958年在通产省内设立了工业设计课,主管工业设计,并于同年制定公布了出口产品的设计标准法规,积极扶持设计的发展。

为了改变日本产品在国际上价廉质次的印象,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如本田公司20世纪50年代的摩托车显然脱胎于意大利“维斯柏”轻型摩托车。日本早期的汽车也多是模仿国外流行的名牌车。电视机设计也是这样,夏普公司于1960年制造的彩色电视机就深受美国商业性设计的影响,采用了镀铬的控制键盘。

3. 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夏普公司于1964年的全晶体管台式计算器

图10-64 夏普公司于1964年的全晶体管台式计算器

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政府为了使日本迅速成为先进的工业大国,十分注意引进和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不少日本产品在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一些日本厂商将新技术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建立整体设计战略的重要性。例如夏普公司于1962年在日本率先生产了微波炉。这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炊具,但设计制作都较简陋,特别是外壳上直露的螺钉,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该公司于1964年生产了全晶体管的台式计算器(图10-64),这在当时称得上是一种先进的办公机器,但设计也不精致。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仅靠技术上的新奇已无法生存。这就迫使日本的生产厂家更加重视工业设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以改善产品的形象。这大大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中设计的发展。

夏普公司20世纪80年代的微波炉

图10-65 夏普公司20世纪80年代的微波炉

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行了一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布劳恩公司的产品。他们吸取了这些产品的风格特点,并且在新兴的电子产品设计中发展了一种高技术风格,即强调技术魅力的象征表现。例如夏普公司的新型微波炉 (图10-65)在设计上比先前的产品要精致得多。由于面板上复杂的操作指令使人觉得这是一件高精尖的技术产品。在音响设计中,高技术风格更加突出。许多音响产品采用全黑的外壳,面板上布满各种按钮和五颜六色的指示灯,使家用产品看上去颇似科学仪器。实际上其中不少东西并非必要,而是为满足人们买有所值的心理而设置的。

本田公司于1997年生产的轻型小汽车

图10-66 本田公司于1997年生产的轻型小汽车

日本的汽车、摩托车是从仿制起家的,但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法,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且十分强调技术和生产的因素,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在这个领域中,水城忠明(铃木公司工业设计科主任)主持设计的各种铃木牌摩托车,GK工业设计研究所设计的雅马哈牌摩托车,佐佐木享(铃木汽车公司工业设计师)设计的几种汽车,管原浩二设计的日产牌卡车,荒崎良和、松尾良彦、吉田章夫等人参与设计的各种日产小汽车等, 都是十分出色的作品。本田公司不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但该公司十分注重工业设计,因此在欧美各国也享有较高声誉。图10-66所示是本田公司于1997年生产的小汽车,车身紧凑而简练,在日本生产的小汽车中独树一帜。

索尼公司于1958年生产的TR60晶体管收音机

图10-67 索尼公司于1958年生产的TR60晶体管收音机

索尼公司于1959年生产的全半导体电视机

图10-68 索尼公司于1959年生产的全半导体电视机

索尼公司于1975年生产的单枪三束柱面屏幕彩色电视机

图10-69 索尼公司于1975年生产的单枪三束柱面屏幕彩色电视机

索尼公司于1978年生产的随身听

图10-70 索尼公司于1978年生产的随身听

术和传统的照相技术相结合,几乎独占了国际家用照相机的市场。由日本GK工业设计研究所于1982年设计的奥林巴斯XA型照相机是日本小型相机设计的代表作,荣获了当年的“G”标志奖。这种照相机的设计目标是使相机适于装在口袋之中,而依然使用135胶卷。相机置于口袋中时,需要用一个盖子来保护镜头,该设计以一个碗状的盖子在结构上完成了这一功能,并赋予相机的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形态特征。日本的大型公司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并且十分重视合作精神。因此日本的设计师大多是公司的雇员,设计成果被视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以公司的名义推出。设计师本人则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这一点与欧美的职业设计师有很大不同。在日本的企业设计中,索尼公司成就斐然,成为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典型代表而享誉国际设计界。索尼是日本最早注重工业设计的公司,早在1951年就聘请了日本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柳宗理设计了“H”型磁带录音机。1954年,公司雇佣了自己的设计师并逐步完善了公司全面的设计政策。索尼的设计不是着眼于通过设计为产品增添“附加价值”,而是将设计与技术、科研的突破结合起来,用全新的产品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而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市场。1955年,索尼公司生产了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1958年生产的索尼TR60晶体管收音机(图10-67)是第一种能放入衣袋中的小型收音机,1959年又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全半导体电视机(图10-68),此后又研制出独具特色的单枪三束柱面屏幕彩色电视机(图10-69),这些产品都很受好评。与其他公司强调高技术的视觉风格不同,索尼的设计强调简练,其产品不但在体量上要尽量小型化,而且在外观上也尽可能减少无谓的细节。于1979年开始生产的“随身听”放音机(图10-70)就是这一设计政策的典型,在20世纪80—90年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到了21世纪,基于磁带和CD光盘的“随身听”便携式个人音乐播放机被基于闪存的微型数字播放器所取代,索尼的“随身听”完全让位于苹果公司的iPod,从此风光不再。

日本GK工业设计研究所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优秀设计公司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由6位青年学生组成。当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在战后重建工作中现代设计的重要性,因而专注于当时尚不为人熟悉的工业设计。GK早期的业务主要是方案设计。由于多次在重要的设计竞赛中获奖,因而逐步得到了许多具体的设计项目。

1957年,GK工业设计研究所成立,许多成员赴美国和德国学习先进的工业设计理论与技术,从而奠定了GK国际交流的基础。随着日本工业界逐步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GK的设计业务不断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GK的设计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了从产品设计、产品规划、建筑与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诸多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起,GK将目标定义知识密集型、高水平的,以创新为先导的设计组织。为达到这一目标,GK形成了由基础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技术创新、设计信息处理等部门构成的GK设计集团。 GK与传统的自由职业设计师事务所不同,它创立了三大支柱即推广、设计和学习。 GK多年来积极推广设计,因为如果公众没有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就不可能获得社会的理解。在今天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仅凭某一个专业领域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GK集团采取了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策略,将所有设计领域融会贯通以应付当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它有效地利用了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及广泛的专业技术,积极通过在高技术条件下创造“精神与物质”协调一致的设计哲学来服务社会。GK设计集团于1994年10月与海尔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和国外设计公司合资的工业设计公司。2010年,GK设计集团由于其为日本爱知世博会所做的成功设计,被上海世博会委托设计识别系统。

柳宗理于1956年设计的“蝴蝶”凳

图10-71 柳宗理于1956年设计的“蝴蝶”凳

松下公司于2009年设计的小型数码相机, 获当年日本G标志金奖

图10-72 松下公司于2009年设计的小型数码相机, 获当年日本G标志金奖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1956年,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图10-71)就是一例。设计师将功能主义和传统手工艺两方面的影响融于这只模压成型的胶合板凳之中。尽管这种形式在日本家用品设计中并无先例,但它使人联想到传统日本建筑的优美形态,对木纹的强调也反映了日本传统对自然材料的偏爱。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意大利设计的影响,日本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开始转向所谓“生活型”,即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以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针对年轻人市场的电器产品一改先前冷漠的黑色面孔,以斑斓的色彩显示青春的活力。松下电器公司的一些家用电器设计也在造型和色彩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把高技术与高情趣结合起来(图10-72)。

《工业设计史》教材目录

《工业设计史》课程学习资源

设计引擎

正在加载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