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因此,波普风格主要体现于与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20世纪60年代,波普设计在设计界引起强烈震动,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一些理论家就开始分析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强调消费产品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其形式上和美学上的质量。这些理论家认为,“优良设计”之类的概念太注重自我意识,而应该根据消费者的爱好和趣味进行设计,以适合于流行的象征性要求。对这些理论家而言,消费产品与广告、通俗小说及科幻电影一样,都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文化定义是“生活方式的总和”,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了批量生产物品的设计之中。在寻求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产品的过程中,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美国,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商业性设计,特别是汽车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权力、性别、速度等象征性特征大加推崇。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英国企业和设计师开始对公众的需求直接作出反应,生产出了一些与新兴的大众价值观相呼应的消费性产品,以探索设计中的象征性与趣味性,并开拓在年轻人中的市场。这些产品专注于形式的表现和纯粹的表面装饰,功能性、合理性等现代主义的观念被冷落了。
图11-14 穆多什设计的儿童椅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就像此起彼伏的流行歌曲一样。1964年,英国设计师穆多什(Peter Murdoth)设计了一种“用后即弃”的儿童椅(图11-14),它是用纸板折叠而成的,表面饰以图案,十分新奇。与此同时,纸质的耳环、手镯甚至纸质的服装都风行一时。克拉克(Paul Clark)在同一年设计了一系列一时性的波普消费品,包括钟、杯盘、手套及小饰物等。克拉克将英联邦的米字旗图案用到了所有的产品之上,而不管其功能如何。设计的重点是表面图案,并强调暂时感和幽默感。这一系列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了伦敦摇滚乐队的标志,并在一些商店里出售。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波普设计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如琼斯(Allen Jones)在1969年设计的一张桌子,它由一个极为逼真的半裸女塑像跪着背负玻璃桌面。
图11-15 意大利的波普家具
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家具的设计在体型上含混不清,并通过视觉上与别的物品的联想来强调其非功能性,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者做成一只大手套(图11-15)的样式。
“波普”基本上是一场自发的运动,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来指导设计,也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填平个性自由与批量生产之间的鸿沟。许多波普设计出自年轻人之手,也只有追求新奇的年轻人乐意一试。但新奇一过,它们也就被抛弃了。这也许正是波普设计的目标之一。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是广泛的,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由此剌激了这方面的探索。
< 上页 | 下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