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篇 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 > 第八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 第三节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早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地转变到面对国际性竞争。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设计师和厂家就在积极为1925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做准备。在这次博览会中,瑞典玻璃制品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多块金牌,并打进了美国市场。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工业设计,由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设计的灯具(图8-14)在博览会上获好评,被认为是该届博览会上唯一堪与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相媲美的优秀作品,并获得金牌。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这类灯具具有极高的美学质量,它来自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附加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

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灯具

图8-14 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灯具

PH灯具的重要特征是:

(1) 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

(2) 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

(3) 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

(4) 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PH灯具的优美造型正是这些特点的直接反映。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其中瑞典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瑞典相对来说工业较发达。受到包豪斯启发的一些最富成果和艺术性的思想体现在1930年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之中,这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这次展览是由瑞典工艺协会主办的,它成了现代主义的国际性广告,标准化、合理化和实用性被应用到建筑和设计中,改变了先前国际博览会炫耀和虚饰的惯例。在这次展览中,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戏剧般地体现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设计哲学,特别强调居住建筑和装修,反映出对于实用、卫生和灵活性的关注。展出的家具和日用品都十分简洁而轻巧,向世人展示了瑞典富于个性的现代主义。

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在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引起了反响,新的功能主义迅速传播到了各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极端形式的功能主义并未深入大众,钢管金属家具和严格的几何形式只宜于公共建筑,各种家具和家用产品需要一种比功能主义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方法,即所谓“软性”的功能主义。那些与国际潮流并驾齐驱的设计师一方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义精神,同时又以一种能够批量生产的方式应用木材等传统的材料。这一阶段的家具清楚地展示了这种新风格的特点:即以直线为主的、简洁的结构技术,视觉上和实际上的轻巧形状以及使用皮革、木材等天然材料,同时又不失功能主义的实用原则。

马姆斯登设计的靠椅

图8-15 马姆斯登设计的靠椅

马特逊于1936年设计的扶手椅

图8-16 马特逊于1936年设计的扶手椅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 Ma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图8-15)。马特逊喜欢用压弯成形的层积木来生产曲线型的家具(图8-16),这种家具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适性,同时又便于批量生产。对于舒适性的追求也影响到了材料的选择,纤维织条和藤、竹之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被广泛采用。

克兰特于1933年设计的躺椅

图8-17 克兰特于1933年设计的躺椅

20世纪30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兰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克兰特并不标榜自己是功能主义者,但他早期对于设计的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能要求,而不是风格上的自我表现。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并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用户在实用上和美学上的需要。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设计语汇,成为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克兰特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了一把躺椅(图8-17),堪称经典性的作品。

阿尔托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

图8-18 阿尔托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

阿尔托于20世纪30年代年设计的花瓶

图8-19 阿尔托于20世纪30年代年设计的花瓶

阿尔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设计的帕米奥疗养院

短片 阿尔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设计的帕米奥疗养院

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而著称。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形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他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图8-18)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阿尔托的其他家具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的功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是取之不尽的。阿尔托也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1937年设计的花瓶(图8-19)采用了有机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祖国的湖泊边界线。他的设计还在英国、美国有较大影响,这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来说,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探索试验和适应的时代,是设计与功能成为同一概念的两方面的时代,两者产生了一种美妙的和谐。许多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超越时尚而成了永恒的经典之作,而且继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设计界产生影响。

《工业设计史》教材目录

《工业设计史》课程学习资源

设计引擎

正在加载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