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篇 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 > 第八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 第一节 艺术装饰风格

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图8-1艺术装饰风格的钟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陶瓷等(图8-1),并对工业设计产生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早期,艺术装饰风格已成为大众趣味的一个标志。在法国,风格的概念传统上是与手工艺和强调个性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两个因素再度复苏,并形成了称之为艺术装饰风格的基础。艺术装饰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艺术运动。新艺术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受到了普通大众的关注,由于它所具有的吸引力,很快就被商业化,但这也导致新艺术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势头。于是设计师们开始寻求一种前人尚未探索过的新风格,这种新风格既要吸收法国19世纪后期的各种风格,又不落入历史主义的巢穴。他们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走得太远了,应该将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1910年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成立,其目标是使艺术与设计相结合。一些新艺术的艺术家改弦易辙,以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从事装饰艺术,并强调室内设计从家具、墙纸到装饰物品的统一。这些室内设计师在法国装饰艺术界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主要是为富有阶层服务,设计都极为豪华。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巴黎依然是法国上流社会荟萃之地。由于上流人士的赞助,使设计师们能使用昂贵、稀罕的材料创造出有异国情调的风格,以满足悠闲阶层猎奇的需要。另一方面,设计师们也希望利用人们仰慕虚荣的心理,借助富人的财富来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新风格推向大众。

1910年左右,以维也纳分离派和麦金托什为代表的新艺术中的直线派波及法国,对新风格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影响,从历史中寻求灵感的态度开始改变。同一时期,俄国芭蕾舞在巴黎上演,其鲜明的色彩和服饰也对后来的艺术装饰风格产生了影响。此外,立体主义在美学上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装饰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有人对半抽象的立体主义绘画不甚了解,但是一旦立体主义与装饰艺术相结合,从画布走向实际的产品就变得颇有吸引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装饰艺术在法国得到更大发展,设计机构纷纷成立。1923年,法国海外领地艺术展览又启发了后来装饰艺术中的原始情调。为重建法国自洛可可式风格以来在装饰艺术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早在1910年就提出了举办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的建议,要求联合一切艺术家和所有装饰艺术,包括建筑、实用物品和装饰品,共同创造一种彻底的现代艺术,并坚持摒弃一切模仿和拼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博展览会迟至1925年才举行,它的全称是“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艺术装饰风格的名称即由此而来。这次展览表将法国最优秀艺术家的作品集合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豪华展示之中,这些展品的设计者们雇用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来制作自己的设计,所用材料大都是珍贵而富于异国情调的,如硬木、生漆、宝石、贵重金属和象牙等,色彩也很艳丽。这种富有而豪华的风格是当时法国人对于装饰的态度的缩影,体现了法国的新富足。正是在这次博览会上,柯布西埃展示了他的“新精神馆”,在一派奢侈之风中以其清新朴素而独树一帜。

卡地亚于1917年设计的“坦克”

图8-2 卡地亚于1917年设计的“坦克”

卡艺术装饰几何构图的项链饰品

图8-3 艺术装饰几何构图的项链饰品

德斯普里斯设计的手镯

图8-4 德斯普里斯设计的手镯

艺术装饰风格的台灯

图8-5 艺术装饰风格的台灯

赫伯斯特于1930年设计的梳妆台

图8-6 赫伯斯特于1930年设计的梳妆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对于现代建筑与设计的兴趣不断增加。早在1917年,法国人卡地亚(Louis Cartier)设计的“坦克”表(图8-2)就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文化的影响,机器意识开始渗入到文明之中。战前手表的设计总是显得有些娇弱,多为女子所用,但在战争中士兵们无暇掏出怀表看时间,因此手表也被男人接受了。卡地亚的坦克表得名于美军的坦克部队,在风格和名称上,它都反映了机器美学。在珠宝设计中,一些女性用的饰物开始用规整的几何构图, 而不是繁复的传统纹样(图8-3)。有的饰物甚至以机器零件为主题,巴黎珠宝商以重炮弹壳的形式来制造吊饰,并在手镯上安置滚珠(图8-4)。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严格的形式感和富有的主顾对于豪华、时髦的向往揉为一体,图8-5所示的几何体银质台灯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它反映了曾经迷恋于历史风格的上流社会开始接受新的美学形式。与此同时,传统的木制家具已开始受到金属家具的挑战,包豪斯严谨的钢管家具与贵重的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出现于许多中产阶级的家中(图8-6)。

艺术装饰风格的造型语言

图8-7 艺术装饰风格的造型语言

览会之后,各方面的订货源源而来,这种装饰风格立即被商业化了。随着塑料之类新材料的出现而取代了昂贵的材料,以及手工制作让位于批量生产,艺术装饰风格进入了更大的市场。略带贬义的法语单词“摩登”(Moderne)成了“艺术装饰”风格的同义语,以描述这一现代美学与巴黎奢侈豪华的畸形儿。希利埃(Bevis Hillier)在《艺术装饰风格》一书中写道:“艺术装饰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在30年代达到顶峰。它从各种源泉中获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较为严谨的方面、立体主义和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以及包豪斯。与新古典一样,它是一种规范化的风格,不同于洛可可和新艺术。它趋于几何又不强调对称,趋于直线又不囿于直线,并满足机器生产和塑料、钢筋混凝土、玻璃一类新材料的要求。它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使艺术家们掌握手工艺和使设计适应于批量生产的需要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和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利差别。”这种“摩登”风格在20世纪30年代由法国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其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等艺术装饰风格的典型造型语言(图8-7)被作为“现代感”的标志而到处使用。在美国,艺术装饰风格被好莱坞发展成为一种以迷人、豪华、夸张为特色的所谓“爵士摩登”(Jazz Moderne),并为批量生产所采用,波及20世纪30年代早期从建筑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逃避经济大萧条的一剂药方。我国上海外滩的建筑多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也受到了艺术装饰风格的影响。

尽管艺术装饰带有与现代主义理论不相宜的商业气息,与先前设计中的矫揉造作之风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市场表明它作为象征现代化生活的风格被消费者接受了。大规模的生产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它为百姓力所能及并广为流行,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另一种现代流行风格——流线型风格所取代。

《工业设计史》教材目录

《工业设计史》课程学习资源

设计引擎

正在加载数据 ...